详细信息
各地掀起绿色建材热
发布时间:2014-03-19 阅读:4593 次
地方“两会”往往是全国“两会”的风向标和前哨战,开封市政协委员王宏权在一家国内专业从事地下工程结构抗浮与基坑技术的企业工作,今年他从反思“雾都伦敦”的角度,向当地的“两会”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建材、环保建材的提案。
地方“两会”作铺垫
他认为,目前全国面临十面“霾”伏,与建筑业息息相关的水泥、钢铁等都是工业能耗大户,在生产、物流过程中,是化为PM2.5污染的主要推手,但鉴于很多建材工艺技术落后,王宏权建议,有必要加大绿色建材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对落后的建材技术限时淘汰,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材料。减少钢材、水泥等传统建筑材料用量,从生产源头减少扬尘污染。“两会”前夕,由于受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雾霾天气影响,关系到人居和室内健康的绿色建材颇受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关注。广东省政协委员李楚源建议广东启动绿色税收制度,将税负逐步从对收入征税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抗雾霾的绿色建筑材料。李委员认为,一旦环境保护税开征,原来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传统企业就会在环保方面加大投入,而一些绿色企业研发生产抗雾霾产品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据了解,淄博市为确保绿色建材生产供应体系健康发展,在利用煤矸石、粉煤灰、黄河淤泥、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材方面创新成果突出,目前相关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12家,种类有煤矸石烧结砖、轻质隔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聚氨酯保温材料等10余种,年产量达到26亿块(折标砖),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52亿块,利用废渣2470万吨,节约标准煤95万吨,节约耕地1672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副秘书长王忠勇认为,各地之所以大力推动绿色建材的发展,关键是“要想盖更多的绿色建筑,就必须用更多的绿色建材”。他还认为:“目前一些城市非常重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农村废弃物的可持续利用和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这些都事关PM2.5的防治问题。”
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将更多的科技力量放在利用绿色建材下乡推进农居改造、改善农居住宅质量方面。这家研究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建设适合农村需求,以工业化、规模化方式生产的高品质农村住宅。“我们今年将研发出更多采用建筑垃圾的循环建材,配合政府进行绿色建材下乡,支持村镇建设集成房屋示范工程”。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
政府推动,开局良好
一年四季在于春,今年绿色建材开局良好!如山东潍坊市滨海区卓达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正月初八就开始复工。“当天有3家施工单位、100多名施工人员返场施工,近期将增加到6家施工单位、几百名施工队伍。”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卓达工程师石万松说。据了解,卓达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以生产煤矸石、粉煤灰、秸秆和建筑垃圾等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循环材料为主,包括内外墙装饰板、整体房屋两大系列。
石万松说:“这些产品的甲醛、甲苯为零释放,并具有防火、隔热、无毒、无辐射等性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都不会对环境带来任何影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王珏林则认为,由于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建材提出了更多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的要求。“现在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已经不是开发商的纸上谈兵,而是在施工现场真刀真枪的实干。”他表示。
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巩向民也表示,过去房子不愁卖时,大家对绿色发展都抱无所谓的态度,现在大环境变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愿意增加成本使用绿色建材,这样既能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好房子,又能提高建材商发展绿色建材的积极性,实现了房地产业与建材业两大产业链的双赢。何乐而不为?
据记者了解,许多地方都在转型中积极支持这一产业发展。近日,中国建筑装饰材料(东北)示范产业园项目落户辽宁彰武。这个产业园将建设以建筑装饰材料生产为主导、以研发为支撑、以生产加工和物流集散为基础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国家级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逐步将彰武县打造成为中国建筑装饰材料研发企业集聚区、全国重要的建筑装饰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物流中心。“鉴于我国建材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没能形成规模化,专业性和集中度都比较差,如果发挥示范园区的作用,就有可能收拢五指,进行集中研发和技术创新与改造,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最终实现绿色转型”。中装设计院院长熊兆宽认为。他希望国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真正支持那些“集产学研一体、打通产业链、能自主研发、承担国家课题的高品质、高质量新型建材示范园区。”
截至目前,山东在这方面成果显著,涌现出了可年产Low-E节能玻璃800多万平方米的金晶集团;可生产优质聚氨酯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联创公司;可年产陶瓷纤维制品20万吨、岩棉制品15万吨的亚洲最大陶瓷纤维生产基地鲁阳公司。
当然,建材业从传统能耗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也需要强大的政策保障。政府方面首先应该在行业布局、制定标准规范方面给予更多先行支持。比如保障性住房绿色成规模、体量大,完全可以对绿色建材先行先试。另外,“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应发挥其应有作用。“在这一领域,我个人估计约有2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在等着建材行业。”王忠勇颇有信心地分析。
地方“两会”作铺垫
他认为,目前全国面临十面“霾”伏,与建筑业息息相关的水泥、钢铁等都是工业能耗大户,在生产、物流过程中,是化为PM2.5污染的主要推手,但鉴于很多建材工艺技术落后,王宏权建议,有必要加大绿色建材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对落后的建材技术限时淘汰,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材料。减少钢材、水泥等传统建筑材料用量,从生产源头减少扬尘污染。“两会”前夕,由于受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雾霾天气影响,关系到人居和室内健康的绿色建材颇受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关注。广东省政协委员李楚源建议广东启动绿色税收制度,将税负逐步从对收入征税转移到对环境有害的行为征税,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抗雾霾的绿色建筑材料。李委员认为,一旦环境保护税开征,原来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传统企业就会在环保方面加大投入,而一些绿色企业研发生产抗雾霾产品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高。
据了解,淄博市为确保绿色建材生产供应体系健康发展,在利用煤矸石、粉煤灰、黄河淤泥、赤泥等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材方面创新成果突出,目前相关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12家,种类有煤矸石烧结砖、轻质隔墙板、加气混凝土砌块、聚氨酯保温材料等10余种,年产量达到26亿块(折标砖),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52亿块,利用废渣2470万吨,节约标准煤95万吨,节约耕地16720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生态环境建材分会副秘书长王忠勇认为,各地之所以大力推动绿色建材的发展,关键是“要想盖更多的绿色建筑,就必须用更多的绿色建材”。他还认为:“目前一些城市非常重视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农村废弃物的可持续利用和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研究,这些都事关PM2.5的防治问题。”
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将更多的科技力量放在利用绿色建材下乡推进农居改造、改善农居住宅质量方面。这家研究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发建设适合农村需求,以工业化、规模化方式生产的高品质农村住宅。“我们今年将研发出更多采用建筑垃圾的循环建材,配合政府进行绿色建材下乡,支持村镇建设集成房屋示范工程”。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一位专家表示。
政府推动,开局良好
一年四季在于春,今年绿色建材开局良好!如山东潍坊市滨海区卓达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正月初八就开始复工。“当天有3家施工单位、100多名施工人员返场施工,近期将增加到6家施工单位、几百名施工队伍。”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卓达工程师石万松说。据了解,卓达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主要以生产煤矸石、粉煤灰、秸秆和建筑垃圾等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循环材料为主,包括内外墙装饰板、整体房屋两大系列。
石万松说:“这些产品的甲醛、甲苯为零释放,并具有防火、隔热、无毒、无辐射等性能,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都不会对环境带来任何影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前副主任王珏林则认为,由于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建材提出了更多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的要求。“现在像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已经不是开发商的纸上谈兵,而是在施工现场真刀真枪的实干。”他表示。
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副总裁巩向民也表示,过去房子不愁卖时,大家对绿色发展都抱无所谓的态度,现在大环境变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愿意增加成本使用绿色建材,这样既能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好房子,又能提高建材商发展绿色建材的积极性,实现了房地产业与建材业两大产业链的双赢。何乐而不为?
据记者了解,许多地方都在转型中积极支持这一产业发展。近日,中国建筑装饰材料(东北)示范产业园项目落户辽宁彰武。这个产业园将建设以建筑装饰材料生产为主导、以研发为支撑、以生产加工和物流集散为基础的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国家级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逐步将彰武县打造成为中国建筑装饰材料研发企业集聚区、全国重要的建筑装饰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装饰材料物流中心。“鉴于我国建材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没能形成规模化,专业性和集中度都比较差,如果发挥示范园区的作用,就有可能收拢五指,进行集中研发和技术创新与改造,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最终实现绿色转型”。中装设计院院长熊兆宽认为。他希望国家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真正支持那些“集产学研一体、打通产业链、能自主研发、承担国家课题的高品质、高质量新型建材示范园区。”
截至目前,山东在这方面成果显著,涌现出了可年产Low-E节能玻璃800多万平方米的金晶集团;可生产优质聚氨酯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联创公司;可年产陶瓷纤维制品20万吨、岩棉制品15万吨的亚洲最大陶瓷纤维生产基地鲁阳公司。
当然,建材业从传统能耗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也需要强大的政策保障。政府方面首先应该在行业布局、制定标准规范方面给予更多先行支持。比如保障性住房绿色成规模、体量大,完全可以对绿色建材先行先试。另外,“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应发挥其应有作用。“在这一领域,我个人估计约有2万亿元的市场需求在等着建材行业。”王忠勇颇有信心地分析。